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股市直播

一季度增仓129亿 基金看好金融转债未来行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青青

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增持可转债,金额近130亿元,为历史第二高。其中,金融转债成为可转债基金的新宠,不仅光大转债获得青睐,宁行转债和常熟转债也成为不少机构的第一大重仓品种。

虽然一季度股市和债市波动都较大,但可转债基金对于未来行情仍十分有信心,采用的策略也更加丰富。

基金一季报显示,2018年各类基金正在加码投资可转债,仅一季度加仓金额便达到129.4亿元,累计达到420亿元。这也是可转债历史上第二个增持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季度。此前单季度最高增持额为2014年四季度,彼时可转债正处于超级牛市中。

分类型看,债券基金加仓明显,持仓增加95.7亿元至284.3亿元,其中二级债基增仓最多,增加78.1亿元至191亿元,而一级债基和中长期纯债基持仓分别增加5.9亿元和11.6亿元。从占比看,二级债基持仓占比增加6.6个百分点至45.4%,灵活配置持仓占比仅上升0.3个百分点至13.8%,其余类型占比均有所下降。

此外,可转债基金一季度仅增加1只,为南方希元可转债。原有26只转债基金,总资产规模在82.1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增加15.64亿元。其中净资产增加最多的为长信可转债基金,增长4.49亿元;其次是汇添富和兴全可转债基金,分别增加1.96亿元和2.61亿元。

品种选择方面,整个转债基金正在加码布局金融转债。

去年以来,电气转债、14宝钢EB、光大转债都是各可转债基金首先重仓的个券。但是今年一季度,可转债基金正在加速扎堆金融转债。光大、宁行、常熟转债和15国资EB皆跻身基金第一大权重个券。

数据显示,光大转债仍是各家可转债基金首选标的,共有11家基金首选光大转债作为第一大权重个券。不仅如此,3家可转债基金选择宁行转债作为第一大权重个券。常熟转债和15国资EB分别是中欧和富国基金的首选品种。

还有一个特点是可转债基金增持大盘转债。从前十大重仓券看,转债基金配置较多的除了光大转债外,还有宝武EB和中油EB,三者规模分别在7.01亿元、4.54亿元和3.47亿元。

一位可转债研究人士表示,这可能与此前蓝筹股风格更加突出有关。此外,1月股市和转债市场表现好,而债券市场下跌,叠加新券集中上市交易的因素,部分基金更青睐大型转债。

尽管对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一季度可转债基金净值表现不尽如人意。在一季度中,市场风格发生了重要改变,特别是股市,1月份仍是蓝筹股为主导的行情,但此后中小创开始了反弹之旅。债市则是先跌后涨,收益率大幅下行。

这对于基金增持转债产生不小影响,仅有长信等少数可转债基金表现出色。

长信基金表示,面对一季度大幅波动的行情,权益类资产踏准了2月份以来成长股的上涨行情,通过深入研究个股,选取细分行业龙头,通过价差交易,获得超额收益。债券类资产,在国债利率出现见顶迹象之后,迅速介入利率债的交易行情,获得波段操作收益。此外,该基金适当配置了部分低估值转债品种,并积极参与了新股一级市场申购,以期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

长信基金认为,二季度随着独角兽企业回归的政策催化持续,有利于科技板块行情的演绎。经过一季度的调整,部分行业景气度高、业绩优良的公司已经显示出配置的性价比,将择机进行布局。

天治可转债基金也对可转债的未来行情十分看好。该基金认为,一季度可转债市场表现较好,在股票市场及债券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发挥了可转债作为股债结合的衍生品较好的特性。目前转债市场估值水平尚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之下,供需两旺,中期投资价值明显。

兴全可转债基金认为,目前转债对于正股的替代性正在增强。从一季报表现看,可转债由于供给增加导致估值回归合理偏低的水平,可选品种也较多,在股市相对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其整体性价比显现。操作上,建议增加安全性转债的配置比例,降低股票仓位。

相关阅读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5月3日沪指收盘报3100.86点,涨19.68点,涨幅为0.64%,近五日涨跌幅为-0.90%。近五日A股成交量1537.76亿股,成交金额20482.10亿[详细]
据招商证券统计,截至5月2日,沪深两市共34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报,其中2780家公司公布了分红计划,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79.6%,较前一年略有提升。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共2746[详细]
衡量美元对6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近期持续上涨,并创出年内新高。但对大宗商品来说,美元指数走强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抑制因素。大宗商品承压“美元对大宗市场的影响,主要[详细]
说好的摘帽行情不仅没来,近期因扩容还加大了跌势,这就是当前不受待见的ST股现状。ST板块指数屡创新低按以前惯例,每年4月左右都是炒作ST股摘帽的重要时间窗口。不过近两年,随着[详细]
在证券行业对外开放迈出一大步的同时,基金管理公司的对外开放也在同步推进,相关规定允许外资持股比例升至51%。上海某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近日表示,随着对外资放开基金[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