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机构观点

部分避险资金回流债市 债基集中限制大额申购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小

随着债市行情回暖,资金投资需求有所回升,加上近期股票市场震荡加剧,促使部分避险资金流入债市。记者发现,不少基金公司近日公告,限制旗下包括债券基金在内的固收类产品的大额申购。

国联安、财通资管、中银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暂停旗下债基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投业务。中银基金表示,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稳定基金规模,追求平稳运作,4月19日起,中银纯债A类及C类份额暂停接受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超过5000万元的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4月10日以来,十余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了固收类基金限制大额申购公告。其中,中银、金鹰、平安大华、东方资管、兴业、银华、易方达、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限制了旗下债基的大额申购,建信、浦银安盛、光大保德信、广发等基金公司则限制了旗下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债基的申购。这些基金公司对于资金的限制多在1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基金公司限制旗下固收类产品大额申购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为基金短期有分红要求,为了防止资金套利,摊薄现有持有人利益,对大额资金申购行为进行限购;二是有些公司因为最近申购资金规模比较大,增加了投资难度,从而限制大额申购,主动控制规模。

“上周开始,渠道反映现在机构对债券基金需求明显增加。”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纯债和二级债基,机构买入动作比较明显。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走出一波行情,收益率连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3.97%左右的高位下行至4月初的3.71%附近。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多家公司认为,债券市场在长达两年的调整之后,配置价值正在凸显。

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总监陈钢认为,大环境对债市偏利好,资金面方面预计央行会继续维护稳定,风险因素需要观测市场上是否有明显加杠杆的行为从而使得监管层作出反应,收紧流动性。总体而言,对债券来说,今年有一定的机会,但大概率不会是急功近利的快牛。对于债券投资策略,在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坚持稳健投资理念,密切关注市场风险点,为客户创造稳健收益。

中融现金增利基金经理沈潼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转型为主、发展兼顾的思路将延续,这为债券市场的表现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同时,经历了一年的去杠杆过程,市场参与者的杠杆率已经较低,债券供需关系已经改变,配置需求将逐渐释放。在这种背景下,债市将呈现整体稳定的温和走势。

相关阅读

国华人寿等5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虽高于100%,但低于120%,或进入银保监会重点核查线。随着寿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备受监管关注的偿付能力数据也随之出炉。[详细]
5月2日下午,江苏网贷平台(P2P)沃时贷在官网发布“关于停止线上运营的公告”。公告称,5月2日起,停止线上平台运营,不再发布借款标的,且新、老平台都将停止回款,同时为投资[详细]
在公募基金的20年发展历史中,有一家成立10年的基金公司,以稳健的经营风格、严格的风险控制、出色的投资业绩以及逾50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一直[详细]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5月3日,国内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慧择网发布了《“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报告》发现,“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并且自主筛选能[详细]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5月1日起,太平人寿客户理赔无需再“跑腿”,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秒赔”服务。“秒赔”是一项可在线上完成理赔申请、影像[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