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机构观点

银行间债市首单通过“债券通”引入纯境外投资者的RMBS产品落地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初之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丹丹 金嘉捷)4月19日,由兴业银行发起、并由中信建投证券牵头主承销和担任簿记管理人的“兴元2018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规模79.49亿元。这也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只成功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引入纯境外投资者的RMBS产品。

境外的投资者为在香港注册的纯境外投资机构,主要投资人为来自于欧洲、日本、新加坡的机构投资者。作为该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牵头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去年启动的“债券通”制度,适时在境内RMBS产品领域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

据了解,此次兴元2018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认购火爆,优先A1档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引入境外投资者。兴业银行也创新性地成为银行间市场首家成功引入 “债券通(北向通)”境外投资者的银行类发起机构。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在我国蓬勃发展,在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丰富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以来,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发行超过1万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RMBS)累计发行超过4千亿元。尽管目前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产品投资者范围相对有限,大部分依赖于境内有资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投资者严重不足。

业内人士指出,本期资产支持证券的成功发行,为境内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引入了新的投资者,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RMBS产品首次成功引入纯境外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丰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范围,增加了融资资金来源渠道,深化了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境内资产证券化市场与国际接轨。

其次,境外资本在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并且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增强投资者信心、满足其更多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

此外,外资的参与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短期有利于吸引新的外资流入,长期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活力,促进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内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仍属于固定收益证券的范畴,RMBS产品作为银保监会监管产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交易。目前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投资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以及“债券通”。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启动的“债券通”制度,先行的“北向通”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新通道。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份额比例却相对较小,加上人民币已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仍有很大空间。总体来看,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前景广阔。

兴业银行作为银行间市场活跃的发起机构,自2007年12月发行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以来,总计已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共十六期,规模累计835.40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是国内早期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投资银行之一。2014年以来,在银行间市场,中信建投证券作为牵头主承销商、联席主承销商承做承销的项目已成功发行超过70单,项目发行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同时,公司执行了多个业内的“第一单”:银行间承销了市场第一单工程机械资产证券化,工行、中行第一单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成功创设国内首单以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为标的债务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等等。

相关阅读

国华人寿等5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虽高于100%,但低于120%,或进入银保监会重点核查线。随着寿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备受监管关注的偿付能力数据也随之出炉。[详细]
5月2日下午,江苏网贷平台(P2P)沃时贷在官网发布“关于停止线上运营的公告”。公告称,5月2日起,停止线上平台运营,不再发布借款标的,且新、老平台都将停止回款,同时为投资[详细]
在公募基金的20年发展历史中,有一家成立10年的基金公司,以稳健的经营风格、严格的风险控制、出色的投资业绩以及逾500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一直[详细]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5月3日,国内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慧择网发布了《“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报告》发现,“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并且自主筛选能[详细]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5月1日起,太平人寿客户理赔无需再“跑腿”,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秒赔”服务。“秒赔”是一项可在线上完成理赔申请、影像[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