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忆)因波动性加剧而导致操作难度加大,无疑是2018年以来A股市场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寻找投资的确定性?大类资产应该如何配置?日前,在由朝阳永续和华安证券联合主办、华安基金协办的2018年度(第十三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一季度策略会上,多位私募人士齐聚一堂,就前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沪指3000点支撑力度较足
怎么看目前的股票环境?在当下的股票环境里,最确定的投资方向是什么?与会嘉宾对此各抒己见。
大岩资本首席战略官、董事总经理张志峰认为,沪指跌破3000点是大概率事件,但股指并不会在3000点底下停留太长时间,投资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控制风险和捕捉投资机会。
这一观点也得到知方石投资董事长刘钊的认同,他表示,今年以来股市的不确定性增多,存在风险,但是下跌的空间有限。“(沪指)在三千点以下的时间不会太长,甚至站在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三千点以下的机会见一次、少一次。”
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认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较为便宜的有两个板块,分别是券商和医药。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其坚定看好医药板块中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三种病带来的投资机遇。
张志峰也认为,未来10至20年,随着国家对医药、芯片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板块里可挖掘的公司不少,这是比较确定的投资方向。
易同投资投资副总监朱龙洋也表示看好医药行业。“这个行业未来十年还是比较朝阳的行业,需求端清晰,医药消费稳定,供给端的变化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单抗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等领域的头部企业,未来有三四倍成长的可能。”
盈峰资本基金经理刘东渐则表示,其所在的机构一直聚焦于消费品、互联网和TMT三个方面。在他看来,国内互联网的市场空间仍然非常大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的本质是“2C”的生意,中国有14亿人口,市场空间足够大。“确定的投资方向一定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要深度研究、长期跟踪,同时控制风险,看准了再‘动手’。”
增加债券配置成为共识
目前,外围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18年应如何配置大类资产?与会的多位私募人士也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整体来看,他们对于2018年是一个不错的债券配置机会有着一定的共识。
在成阳资产首席投资官王兵看来,从未来10至30年的周期来看,债券是最好的资产配置品种。厚石天成首席投资官龚乘龙也表示,中国的债券比美国更具吸引力。其所在的机构在配置资产过程中,至少会配置50%的债券。他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一定要做对冲,包括配置债券、贵金属,以及日元、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等以来对风险资产进行对冲,另外还可以通过衍生品、期权的组合架构来对整体资产进行下行风险的对冲。
凯丰投资投资经理王伟也分享了其做大类资产配置的经验。他说,首先应降低对宏观经济敞口特别大的股票的配置,适度提高对中小股票的配置;商品上,应适度降低对金属和黑色系的配置,对稳定的农产品和原油增加配置。总的来讲,要降低对宏观敞口的暴露,提升对通缩资产的配置,比如债券等。
相关阅读
最新阅读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