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报道】大咖云集,搅动沪江风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16年12月29日,汇聚了美的、海尔、格力、创维、海信等家电一线品牌,苏宁、国美等渠道商,上海市社科院、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等权威学术机构和政府主管单位,由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主办,以“新供给、新路径、新零售”为主题的2016上海家电行业高峰论坛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举行。以下是苏宁云商副总裁范志军的论坛演讲摘录整理。
苏宁云商副总裁 范志军
苏宁上海今年在11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指标,实现了几个小目标。在这么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的同时,我们看到有一些品类出现了发展的停滞,甚至负增长。
出现销售滞涨的原因,从表象上看,大家都会说今年经济不好,消费出现了萎缩。但是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本质却是这些品类由于在技术上的停滞,导致了整个消费的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为我们所经营的或者生产的都是以科技为导向的消费类产品,这类商品一旦出现了技术的停滞,必然会出现市场的萎缩和消费下滑、利润下滑的现象。
我举两个品类的例子,一个是PC,大家都知道,PC产品在整个市场上已经连续下滑了四年。美国咨询公司高德纳的数据显示,2015年PC出货量达到了全球最低,在2016年第三季度同期下滑了5.7%,也就预示着整个PC产品在2016年仍然是下滑的一年。为什么电脑产品会不断下滑,是价格因素吗?回想一下八年前,我们买一个笔记本电脑可能要花上七八千块钱,而现在只要花三四千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非常好的配置的笔记本,所以我想价格肯定不是制约笔记本连续几年市场下滑的根本因素,是我们技术没有跟上消费者对高品质、对体验的需求。
第二个例子,就是我们彩电行业。彩电原本是在我们整个家电领域内稳坐老大地位的,但是我很遗憾的告诉今天在座的彩电的厂家,在我的体系内,彩电现在已经排在空调、白电后面,位居第三位了。我们厨卫的经理在2016年底已经向彩电经理发出挑战了,厨卫也要超彩电了。从行业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量还有百分之六点几的增长,但是销售金额下滑了百分之四点几,三季度同样是销售量在增长,销售额在下滑。好在我们彩电行业不断地能够自我更新,从纯屏到液晶,行业有了销售的爆发和利润的增长,如今液晶的发展又遇到了瓶颈,可能又预示着下一轮的更新和迭代。
所以我想略微总结一下,在我们这样一个以消费类电子、以技术为导向的行业,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的革命,带动消费的爆发式增长,反过来消费的升级又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而作为销售的企业、销售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如何引导好消费,推动消费的升级,来加速我们上游的供给侧的改革。
所以,2016年下半年开始,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彩电从过去简单的液晶的价格竞争,变成了三个技术流派、三个方向的竞争,OLED、激光电视和量子点三个流派。2016年彩电的平均单价,从2015年的3900元提升到4600元,给我们看到了新的消费增长、利润增长的机遇和希望。
在热水器品类上,2016年我们大力调整热水器销售的结构,把11升以下的产品首先从出样上进行调整。2016年11升及11升以下的销售占比从50%降到了15%,11升以上的占比达到了85%,经营利润有了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厨房家电里,我们通过嵌入式洗碗机的推广,使得嵌入式产品的销售比例大幅提升,整个嵌入式厨房家电的销售增长达到了85%,平均单价增长了21%,带动了整个厨卫商品销售总量的增长达到了20.4%。借用老板电器张总的一句话,上海一平方米的房价要10万块以上了,我们整个厨房的家电产品加起来,如果还不抵一个平方的房价,那是对上海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侮辱。所以这坚定了我们对高端产品、有技术含量产品的认同。
2017年,我们还有更多的品类需要进一步去拓宽,比如说环境电器类,用户需求会得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讲这么多,我想就是要呼吁我们的厂家能够创造需求,能够去研究消费者在新时代下的需求,有更好的有科技含量的商品去满足他们。另外也呼吁我们的商家能够引导需求,在我们的商场内去搭建用户消费体验的环境,尽快地把这些有科技含量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来促进我们上游的技术变革,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本网报道编辑整理,如有疏漏不妥之处,以本人现场原话为准)
相关阅读
最新阅读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