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志愿IP熊猫汇聚友善公益人气
隐匿于锦江区三圣乡郁郁葱葱树木一隅的许燎源博物馆是一个让人静谧思考,能够坐下来感受生命欢欣的艺术空间。这所私人博物馆建筑面积之大、作品收藏数量之多、类目之庞杂,不亚于任何一家市级博物馆。博物馆创建者许燎源是一位多元艺术家,也是一位多面生活家,更是一名热爱公益的成都志愿者。由他志愿牵头、全程参与,融会贯通蕴含巴蜀文脉文化创意的成都志愿IP熊猫在近期惊喜发布,标志着成都志愿服务领域有了自己的“萌宠”,有了自己的IP。这是文创助力志愿服务,大咖深度参与、共谋志愿服务品牌孵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与绝佳示范。成都公益组织和团队也围绕志愿IP熊猫策划多场活动,吸引市民互动体验、深度参与。
近年来,作为“友善公益之城”的成都在志愿服务工作上不断创新思路、汇智聚力,将文化创意元素深度融入志愿服务礼品设计、公益项目实施等环节中,以此拓宽受众面和参与度,多维度呈现成都志愿服务工作全貌与远景,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加速发展。
在成都友善公益园区举办的成都志愿IP发布仪式上,主办方依托天府绿道宽阔草坪与川西林盘的雅致点位,以“创意市集”的形式点阵式呈现了成都区(市)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示范项目、优秀经验、精彩瞬间、区域特色、远景规划,也展示了许多融入文创元素的公益志愿礼品,让参与市民驻足观赏文创礼品、深入了解志愿项目。
现场来自蒲江县明月村蓝染培训体验志愿服务项目,依托蓝染具有原料及染制过程无污染、颜色丰富多变,图案独创性强,色彩魅力十足的特点,以“外引内培”的方式打造青黛、岚染工坊等文创项目,建设志愿服务站点;崇州市“烛光计划·点燃希望”公益爱心项目致力于关爱特殊儿童,通过联动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资源,开展残章未成年人心理关爱、科普教育、文化艺术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为特殊孩子圆梦;都江堰“熊猫课堂”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是统筹“大熊猫保护+大自然教育+大众化研学”为主线的自然教育类品牌,将“熊猫讲师”“熊猫志愿者”推荐到全国乃至全球;青羊区的“蓉漂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相关政策,践行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理念,整合多方资源为蓉漂人群提供帮助,助力蓉漂人群在成都安居乐业,感受幸福美好的天府生活......
各种公益项目创意、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深入实施市民友善公益行动的具体实践。依托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成都注册志愿者已达274万人,成都人的志愿行动积硅步、至千里,成都人的志愿理念入人心、广传播,“友善公益之城”成都的凡人善举势必持续汇聚文明暖流,源远流长。
相关阅读
最新阅读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