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猪儿壮又肥,流清精心来饲养。山林放养寻美味,绿色健康好口碑”。 这是湖南省沅陵县借母溪乡管山村一带村民挂在嘴上的顺口溜。
5月23日,记者来到距离县城近70公里的沅陵县借母溪乡管山村生态黑猪养殖场采访。车子在山林中的水泥路上前了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借母溪管山村,流清土猪养殖场就在离村部不远的小溪边山谷中,看到杨流清满面笑容迎来,心中顿生亲切之感,一下子拉近了和他的距离。
杨流清介绍,他1972年7月出生,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结婚成家后也是留下妻子一人在家照顾双亲和孩子,他自己仍然在外打拼。
2016年3月,杨流清回乡创业,在县、乡政府、村委干部的帮扶下,他投资数年的打工积蓄,在村里创办了沅陵县借母溪乡管山村生态黑猪养殖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共建有栏舍40余间,可养殖1000多头猪。同时租用当地村民荒废的山地30多亩专门种植猪草、玉米等,雇请本村村民饲养员和临时割草工10余人。目前养殖场共有存栏土母猪、仔猪和育肥猪500多头,其中100余头成品土猪已被当地市场订购。
杨流清的生态黑猪养殖场,实行人居房、腊制品烤房、猪草饲料加工房和养猪圈舍分开,养殖场路边的黄柏等药材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交谈之间,杨流清和妻子卢润英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在地里割草、背运、用电机搅碎等程序加工青饲料,为稍带野性的“土猪”准备三餐食材。
据了解,在沅陵近70万人口的市场,这种放养的黑猪,其以皮薄、骨细、肉嫩、肉质鲜美等特点,特别有市场,根本供不应求。
在黑猪养殖场,一头头小猪,肥嘟嘟的,在猪圈里灵活的穿梭。杨流清满怀信心的说,他的养殖场将对应市场经济,进一步拓宽养殖项目,为扩大和持续发展,场里还专门聘请了生态黑猪养殖技术顾问;在猪扬外,每天都要用半天时间,让猪在离场不远的山林自由活动,或洗澡,或吃草,或休睡。
杨流清介绍说,他还在沅陵县城荷花路的荷花池小学街面段开设了借母溪管山土猪肉专卖店,聘请员工专卖土猪肉,并实行明码标价,适时优价供应,逐渐形成了借母溪管山黑猪肉养殖销售体系,消费者称赞:“荷花路段管山店,土猪鲜肉味美鲜;绿色养殖无添加,健康营养放心吃”。
杨流清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他在养殖黑土猪的同时,还在猪场四周和房前屋后栽植横柏、石菖蒲等中药材10多亩,计划用三年发展100亩以上。
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杨流清说:“我今天的事业离不开县、乡两级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和指导,特别是村民们的出力帮助,大家的恩情我不会忘记,有能力了我会回报。”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场地,带领村民一起发展,他优价卖仔猪给村民,按市场保价回收成猪,免费为村民培训生态黑猪养殖技术,把黑猪的保种事业与村民的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发动有意愿的村民每户饲养1~3头黑猪原种小猪,还将部分母猪分开寄养在村民家中,养殖场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这样既确保了黑猪品种资源保护的安全性,又能持续为低收户增加收入,从而带动村民农户实现养殖增收致富。村民们的山歌是这样唱的:“借母溪边养殖忙,土猪成群觅食香;流清励志创佳绩,致富不忘众乡邻”。
如今,每逢假节日或有空的时候,杨流清就会要妻子炒上满满的一桌子自己种植的乡村菜,再炒上一大碗新鲜黑土猪肉,叫上与自己一起创业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喝上几口当地酿造的米酒或苦荞酒解乏。山旮旯里的事业,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有滋有味,生态黑猪养殖为他们搭起了奉献社会实现梦想的平台。
山村生态黑猪猪种的保种及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相信杨流清他们将会集思广益,在借母溪黑猪的保种及开发之路上执着探索,竭尽所能贡献自身的力量,让借母溪黑猪获得越来越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树立标杆榜样作出更多的贡献。
(苏春生)
相关阅读
最新阅读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