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渔业养殖

乌鳢成鱼稻田养殖技术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张

  稻田养殖乌鳢,主养亩产乌鳢150~200千克,套养亩产乌鳢10~20千克,是养殖常规鱼效益的3~5倍。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稻田的选择:选择通风向阳、洪涝影响小、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间工程比较规范的稻田。其中鱼凼占田面积的8%~10%,深 1.2~1.5米,用砖、石等材料建成牢固永久性鱼凼。主沟与鱼凼相通,宽1~1.2米,深0.5米,面积占田面积的3%~5%,形状依田块形状而定,可挖成“T”、“+”、“井”字等形状。稻田按农技要求起垄栽秧,形成鱼凼、主沟、支沟配套,确保鱼在田中自由畅通活动。田埂加固加高到0.8~1米,或用旧网片圈栏。进出水口用两层拦鱼设施牢固拦置,防止乌鳢跳跃或钻洞逃逸。鱼凼移植水葫芦或水生蔬菜,面积不超过鱼凼面积的20%,为乌鳢提供隐藏场所。

  2.鱼种投放:选择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经过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隔年乌鳢鱼种或当年乌鳢鱼种。隔年鱼种规格为50~150 克,当年鱼种规格为10厘米左右。2~3月份,水温15℃左右,放养隔年鱼种。主养稻田亩放300~350尾,再套养规格为150~250克草鱼、鲤鱼鱼种10~15尾。套养稻田,常规鱼按常规密度放养,规格比乌鳢鱼种大50%以上。每亩套养乌鳢鱼种20~30尾,栽秧前放的隔年鱼种先圈养的鱼凼中,待栽秧20天后,秧苗硬秆时放入大田饲养。隔年鱼种也可在栽秧20天后投放稻田,以免活动力强的乌鳢翻倒嫩稻秧。当年10厘米左右的乌鳢种一般在5月中旬后投放,主养稻田亩放400~500尾,套养稻田亩放30~50尾。

  3.投饲管理:乌鳢经过驯食,能很好摄食人工配合料。农村养殖,应因地制宜广辟饲料源,动物饲料可用小型绞肉机绞成肉糜,按60%比例,与 35%的植物饲料制成粉,及3%植物油,与2%鱼用微量元素预混料,用少量熟淀粉糊制成团状投喂。也可按40%新鲜动物料和60%大口鲶专用粉料喂养,效果亦佳。用密网或篾席在鱼凼水面下30~50厘米处设置饵料台,面积1~2平方米,日投饵率按鱼体重6%~10%比例投喂,每日投喂2~3次。应根据气温、水温、天气、鱼吃食等情况灵活决定投喂次数和饲料量,7~9月三个月中,天气好,水温高,鱼吃食旺,日投饵率可按鱼体重的10%,每日喂3次。套养稻田以常规饲养管理为主,不必投乌鳢料,但田中要放入繁殖力强的鲤鱼、鲫鱼、罗非鱼或野杂鱼,不断为乌鳢繁殖饵料鱼。稻田施肥和施药按常规进行,每日早晚巡田,尤其是雷阵雨、洪水天气,乌鳢特别活跃,要常检查堤埂及拦鱼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乌鳢逃跑。

相关阅读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详细]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详细]
今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详细]
图为周国祥正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走进丁堰镇夏圩村就能看到一座座大棚和满脸喜悦忙碌着的人。这并不是大棚果蔬收获的现场,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的日常巡视。谁[详细]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港湾125个,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岛2200多个,居全国第二;近海生物种类居全国前列,发展海[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