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渔业养殖

半咸水养殖品种黄鳍鲷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天天
    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又名黄脚立、黄加拉、赤翅。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鳍鲷属,为热带亚热带温带性种类。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地区及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在河口区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黄鳍鲷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体高,头部尖,尾呈叉形。口端位,上颌稍可伸缩,吻钝。齿强,两颌前端各具圆锥齿6枚,臼齿3~4列。 体被薄栉鳞,颊部与头顶部均具鳞。胸鳍尖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胸位。生活时腹、臀鳍及尾鳍下叶黄色。尾鳍末端尖。

  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侧线上方鳞片通常5枚。体具若干条黑色纵线。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适温为9.5~29℃,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7℃;致死低温8.8℃,致死高温为32℃。成鱼则可抵御8℃的低温和35℃的高温。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黄鳍鲷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2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一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二龄即发育成熟。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最适温度为19~21℃。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盛产期为11~12月,1~2月份可见鱼苗。  卵为浮性分离卵,圆形,无色透明,卵径0.69~0.87毫米,油球径0.22~0.?23毫米。在水温21~23℃时,经过35个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黄鳍鲷食性较广,对饵料要求不严格,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摄食小型甲壳类。仔鱼在饥饿时,常发生相互残食的现象,因此在人工育苗时要特别注意,饵料投喂一定要均匀。

  黄鳍鲷适应力强,生长快。自然界中的黄鳍鲷一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二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三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黄鳍鲷肉质细嫩、鲜美,为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近年已成为我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我国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近年来已可批量生产,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  

相关阅读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详细]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详细]
今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详细]
图为周国祥正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走进丁堰镇夏圩村就能看到一座座大棚和满脸喜悦忙碌着的人。这并不是大棚果蔬收获的现场,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的日常巡视。谁[详细]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港湾125个,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岛2200多个,居全国第二;近海生物种类居全国前列,发展海[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