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渔业养殖

淡水白鲳越冬的技术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荣荣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方法 根据越冬条件和生产需要,淡水白鲳的越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温保种型,即越冬池水温维持在18℃~23℃之间,但只能保种,不能生长。另一种是适温培育型,即越冬池水温保持在24℃~32℃之间,能使淡水白鲳保持食欲,坚持适量投饵,不但可以存活,还可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亲鱼的越冬水温最好为26℃~32℃之间,可保证其旺盛摄食,促进其性腺发育。具体操作时,各地应根据热能资源及越冬生产需要,灵活地选择越冬方法。一般越冬方法有: 

  1.塑料大棚越冬 即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越冬。在越冬池上空用钢管或竹子架起拱形大棚,用尼龙布密封,并在大棚两侧开棚门,方便空气流通与人工投喂。 

  2.地热水越冬 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可采用地热水越冬。选择合适地点钻热水井,以保温管道将地热水引入越冬池,管道应深埋地下以避免散热,越冬池面积为5亩以上、水深为2米以上。要检测好地热水温度及水质条件,使其适合于淡水白鲳的生存和生长。 

  3.工厂余热越冬 在有工厂余热的地方,可引余热水用于淡水白鲳越冬,但要注意对余热水进行分析,要使其水质适宜淡水白鲳生存。如封闭式的电厂余热水,只能用于保种,其水质对胚胎发育不利,使淡水白鲳的受精卵不能孵化出苗。 

  4.其他方式 如在工厂化养鱼及原煤、原油等资源充足的地区,可采取锅炉烧水越冬;在小规模越冬保种地区,也可采用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越冬。 

  二、做好准备 在淡水白鲳进入越冬池前,要加强秋季培育,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要加强饲料投喂,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在30%~35%左右,配方可采用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20%、米糠10%、麸皮10%、混合杂料18%、矿物质2%、下脚面粉5%的比例。由于白鲳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粒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放养前应清塘消毒,将越冬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一次。淡水白鲳起水移入越冬池时,必须要注意水温变化,要在第一次冷空气到来之前起捕。在水温低于16℃起捕的鱼,不能作为越冬鱼种。同时,不同规格的鱼必须分池越冬,鱼种要选择体质健壮、表面光滑、无伤病的鱼。越冬密度要适宜,一般鱼种为每亩4万尾~5万尾,亲鱼不超过每亩200公斤。 

  三、适量投喂 如果越冬池水温能够长期维持在24℃~32℃之间,淡水白鲳仍可进行正常投喂。一般在白鲳入越冬池3天~4天后,可开始投喂人工配合的沉性颗粒饲料,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30%左右,并适当投喂新鲜的菜叶或浮萍等,以调整其胃口。投喂时应坚持“次多量少,不留剩饵”的原则。 

  四、加强管理 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专人管理,日夜巡塘要坚持每天测量水温,观察鱼情,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合理调水,保证水温要做好水质调节工作,每月要换水1次,每次换水不超过1/3,换水时注意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4℃~32℃,且换水前后温差不应超过2℃。 

  3.预防为主,防病防害由于淡水白鲳越冬期较长、密度大、水质差、极易发病,进池前用亚甲基蓝药浴10分钟~15分钟。当水温在18℃~20℃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三代虫病等,特别是小瓜虫病,易造成暴发性死亡。此外,还会感染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鳃鞭毛虫病、细菌性烂鳃病等。如发现有病鱼,应及时对症下药,注意千万不能用“敌百虫”。 

  4.改善条件,加强管理要经常清除池底污物,如果池底部没有排污设备,可用虹吸管吸出粪便、残饵等污物,定期换水。要保持越冬区安静,尽量避免惊吓越冬鱼。禁止禽、畜下池,消灭蛇、鳝等敌害,防止飞鸟袭鱼,确保淡水白鲳有良好的越冬环境。 
 

相关阅读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详细]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详细]
今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详细]
图为周国祥正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走进丁堰镇夏圩村就能看到一座座大棚和满脸喜悦忙碌着的人。这并不是大棚果蔬收获的现场,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的日常巡视。谁[详细]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港湾125个,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岛2200多个,居全国第二;近海生物种类居全国前列,发展海[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