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渔业养殖

斑点叉尾鱼回的“八字精养法”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阿宝
 斑点叉尾鱼回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无肌间刺,加工方便,出口形势比较好。运用“八字精养法”的基本原理,在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过程中突出“水、种、饵”的基础上,将“密、混、轮”作为健康养殖手段,加强“防、管”的力度,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养殖鱼符合出口要求,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水”。鱼回鱼养殖基地必须集中连片,周围无工农业污染物进入,生产环境指标符合GB/T18407.4-2001的规定。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NY5051-2001标准。渔池面积6670平方米(10亩)左右,水深1.8米~2.5米为宜。池底平坦,沙质土或壤土,保持5厘米~6厘米厚底泥。养殖过程中,每天早、晚巡塘1次,观察池塘水色和水位变化,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定期测定水质指标,适时注换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或复合微生物制剂,保证池水溶解氧在3.5毫克/升~7毫克/升、pH值6.8~8.5,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

  “种”。鱼种最好自育配套,在选购鱼苗前必须查看苗种场的生产资格,由有资质的检验检疫部门出具检测报告。外购鱼种必须是无公害基地生产的,并经检疫消毒。鱼回鱼种要求游动活泼,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规格50克/尾左右。放养宜在2月~3月进行,下池前用2.5%~3%食盐溶液浸浴鱼体5分钟。

  “饵”。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厂必须经商检部门注册备案,饲料质量符合NY5072-2002标准。饲料中使用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符合GB13078标准。饵料投喂做到投匀、投足、投好,不得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率根据水温调整,一般水温8℃~15℃为1%~1.5%,15℃~20℃为2%~2.5%,20℃~25℃为3%~3.5%,25℃~32℃为4%~4.5%。其中上午9时投总量的60%,下午3时投总量的40%。

  “密”。从健康养殖的角度考虑,鱼回鱼种放养量应在1.2万尾/百平米~1.5万尾/百平米范围内。放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管理上困难,造成水质恶化,难以承受天气变化产生的不利因素,超过了池塘的承受能力。

  “混”。斑点叉尾鱼回以单养为主,但可适当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一般鱼回鱼种放养后10天,混放100克/尾鲢、鳙鱼种3000尾/百平米~6000尾/百平米。

  “轮”。养殖鱼回鱼的池塘经过2年~3年养殖后,改为养殖其他水产品,这也是防止鱼病暴发的一个重要举措。

  “防”。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害的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使用渔药必须符合NY5071-2002和NY5072-2002标准。

  鱼种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长途运输或干塘、转塘要用食盐水浸浴,以防止皮肤病的发生。经常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绿色药品用来预防肠道性疾病,定期用浓度为15毫克/升~25毫克/升的生石灰、或0.3毫克/升~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渔药使用尤为要慎重,必须由资质人员开具处方,忌私自乱用药,否则商品鱼销售将“一票否决”。

  “管”。除生产管理外,重点要抓好:①环境管理。对基地及周边地区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重点监控,杜绝生活污水、农田用水以及“三废”污染。同时委托有关部门定期对土壤、大气、水质进行抽样检测。②用药管理。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配备渔药监督员,建立用药处方制度。③档案管理。对塘口清整、苗种放养、水质状况、饲料及渔药使用情况等都要求作详细记载,并明确专人定期检查,建档保存。


相关阅读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详细]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详细]
今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详细]
图为周国祥正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走进丁堰镇夏圩村就能看到一座座大棚和满脸喜悦忙碌着的人。这并不是大棚果蔬收获的现场,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的日常巡视。谁[详细]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港湾125个,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岛2200多个,居全国第二;近海生物种类居全国前列,发展海[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