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渔业养殖

引发鱼类疾病的因素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柯

  鱼类得病的原因较多,总结起来是由于:环境、鱼种和病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类生存的变化时,鱼体抵抗力会减弱,病原体感染入侵,就容易引起鱼患病和死亡。

  一、环境因素

  1、水温变化: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变化。在水温急剧升高或降低时,鱼体会消耗部分能量来抵御环境的变化,导致鱼体及免疫力下降,很容易造成身体病理变化。所以水体的各种理化因素对鱼类的生活、生长、繁殖具有特殊作用。如:鱼苗在下塘时一般要求池水温度相差不超过2℃,鱼种不超过4℃,否则温差过大可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冬季池水恶化,鱼上浮贴冰冻伤,会造成冻伤部位寄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

  2、水质变化:水质的好坏是能否养好水产生物的关键所在,好的水体包括适宜的化学指标(PH、氨氮、亚硝酸盐、溶氧、硫化氢等),适宜的水体生物量(浮游生物、有益菌等),适宜的有机质含量。而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铅、汞、锌、铬、铜、农药等容易引起鱼患病和死亡。

  二、生产操作

  1、机械损伤:在拉网、倒池、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易造成鱼体损伤,引起伤口寄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

  2、放饲管理:放养密度过大,水体环境负荷加重,水体环境不稳定;投喂量过大或投喂激素量太高的饲料,容易造成鱼前期生长过快、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机能差;化学物质、农药、化肥随水流入鱼池,可能引起鱼的中毒或死亡。

  三、鱼种品质:鱼种优良,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患病率低。反之,鱼种差,营养不良,体质弱,对外界环境变化和病原侵袭等情况下鱼就容易患病。不同种或同种的鱼体抗病力不同,这与其性别、鱼龄、食性、营养状况、机体结构、抗药性等都有关系。

  四、病原:在疾病流行季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及水体有害有毒浮游生物都可造成鱼类发病。所以,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鱼体后,即可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当原生动物、吸虫、绦虫、棘头虫、小瓜虫、甲壳类等动物性病原体侵袭鱼体后,会引起各种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寄生虫病”。

  五、敌害生物:凶猛鱼类、吃鱼鸟类、水蛇、水生昆虫及幼虫,作为敌害生物的同时又是多种致病生物的携带者,如:龙虱和幼虫水蜈蚣均可伤害到幼鱼;青苔、湖淀等也会困死幼鱼。

相关阅读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详细]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详细]
今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详细]
图为周国祥正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走进丁堰镇夏圩村就能看到一座座大棚和满脸喜悦忙碌着的人。这并不是大棚果蔬收获的现场,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的日常巡视。谁[详细]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港湾125个,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岛2200多个,居全国第二;近海生物种类居全国前列,发展海[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