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种植技术

避免五个误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阿宝
   小麦赤霉病又叫烂麦头、枯白穗,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减产10%左右,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防治赤霉病要弄清其发病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防治的最佳时期,科学使用农药,掌握喷药技术,才能有效防治好小麦赤霉病。小编总结近几年经验教训,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实践中要谨防五个误区。

  误区一:不要只凭老经验办事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有气候引发的病害,其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就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3天降雨,雨量达12毫米以上,十分有利于赤霉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稠密度大,田间郁闭,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因此,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要综合考虑发病因素,才能彻底防治好小麦赤霉病。有的农户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只凭老经验办事,只注意天气是否下雨,而忽视田间湿度和品种抗病性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病害发生,但同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误区二:不要错过最佳防治时间

  许多农业经验都告诉我们,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时期为“抽穗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农户用药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才开始用药,不是过早,就是过晚,没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虽然喷了药了,但效果很不理想。根据多年防治实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

  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2、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3、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4、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

  误区三:选择农药要注意科学性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选择时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比如,一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药剂产生抗药性,效果很不理想,就必须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别的杀菌剂。如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方位阻止病害蔓延。

  误区四:喷药要注意用水量

  有的农户图省事,每亩地只喷一喷雾器药液(15升),用水量过少,很难把药剂混匀喷周到,非常不利于药剂效果的发挥。正确的方法是在保证亩用药量的前提下,亩用水量应在45~60升之间,配药时如能加入展透剂效果更好。

  误区五:注意用药次数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很多变化量,要根据菌源量多少,天气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来确定防治遍数。发病轻的可以喷一遍药。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第二次防治。第一次喷药后要及时检查效果,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喷第二次药。喷药后遇雨,要在雨后及时补喷。

相关阅读

目前小麦处于生长中后期,也是长籽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产量和品质。最近,河北曲周县不少农民到白寨科技[详细]
棉花价格连续多年不尽人意,去年,玉米价格创近几年新低,相比之下,种植辣椒的效益吸引了众多农民。笔者作为中国辣椒之乡河北省[详细]
在农作虫害的防治和防控工作里,杀虫剂呈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杀虫剂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杀虫剂喷洒有标准,小编具[详细]
有机樱桃是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其成熟时间越早,经济价值就越高。因此,果农都希望有机樱桃尽可能早地[详细]
紫苏,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