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综合技术

棉区小麦因地因苗施肥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可儿

  近年来部分主产棉区的小麦生产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播种期普遍推迟;二是部分麦田播种时不施底肥或底肥施用不足;三是小麦抽穗灌浆期常发生局部或成片倒伏。针对这些问题,生产上需因地制宜改变施肥方法。

  对迟播迟发麦苗施速效氮肥 小麦苗期对氮敏感,迟播迟发麦苗分蘖少,个体发育不足,每亩总茎蘖数减少,并由此直接影响产量。对这类麦田,一要抢晴抢墒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8公斤;二要根据苗情施拔节肥,每亩施碳酸氢铵25公斤;三要在抽穗至乳熟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每次每亩用量100~150克,以提高千粒重。

  对土壤肥力好、长势旺的麦田控制施肥 有的小麦地土壤质地好,供肥能力强,加上前茬棉田桃肥施用量大,田间残存的肥料多,在气温适宜、墒情好的环境下麦苗易旺长。如果抽穗灌浆期遇风雨天气,植株容易倒伏。对这类麦田,应控制施肥量。

  区别苗情合理促控 对长势较弱的麦田,可以适时喷施惠满丰活性液肥等,促进小麦早分蘖、早抽穗、早成熟。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可以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控旺促壮,预防植株倒伏。 

相关阅读

2月24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广西开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调研。于康震强调,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要坚持因地制宜、农牧结合,走生[详细]
章丘市三措并举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一是夯实基础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7.2万亩。二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二维码技术,加[详细]
云南省富宁县结合蔗糖产业大县建设,先后从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引进21个冷凉地区甘蔗品种在海拔1300米的地区进行试验种植。历经三年风、霜、雪、冰雹尤其2013年冬季三次雪[详细]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华大基因联合开展的3000株水稻基因组项目研究第一阶段完成,该项目3000株水稻基因组序列已正式发布,并向全球植物育种学家和科学家免费[详细]
今年小春播种急时,生长期间,光温水较好,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干旱及低温冻害,加之各地狠抓以肥水为主的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控,预计今年夏粮食将再获丰收,实现十三连增并再创历史新[详细]
中国时刻网 - 中国互联网综合新闻门户 网站简介 法律顾问 维权指引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时刻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国时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